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完整的人
以人为本
中国教育对人的关怀在不断强化
1990年您开始到华中师大一附中工作,如今已经近三十年。回头看,从您小时候读书,到后来在华中师大一附中工作,直到现在,您觉得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觉得中国基础教育的最大变化就是加强了对人的关注,“以人为本”的国家政策导向在教育领域不断强化和深入,这表现在很多具体方面。
第一个表现是教育的基本条件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我小时候读的是一所基层的农村学校,文科比较厉害,办学水平很高,是荆州地区的文科之乡,但是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记得读高中那几年,我从没喝过热水也没洗过热水澡,这些现在听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当时就是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现在,国家在教育均衡发展上的投入力度非常大,教育硬件条件有了根本性提升。
第二个表现是人才培养观念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科学的人才培养观,人才培养就不能回到“人”的本源上来,教育就可能会出现偏差。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土壤以及水分等,不管缺哪样都会出问题。人的成长也是一样,德智体美劳,缺失任何一个方面,培养出来的人一定是不完整的,也不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曾提出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程被弱化了,有些内容被舍弃了。新高考改革纳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这是国家在人才培养观念上的改变。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完整的人——因为人本身就应该是完整的。
第三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今天我们对教师的要求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了,而且要懂得如何陪伴学生成长,如何做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因此,教师要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
第四个重要表现就是考试形式的变革。我求学的那个年代,上大学的难度比现在大得多。如果预考没有通过,就不能参加高考。现在的人才选拔形式更科学,更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试形式的变革,从本质上来看,反映出中国教育对人的尊重,中国教育越来越有温度,人文关怀在不断强化。
第五个表现是考试内容发生了变化。在以前的考试中,记忆性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更多的是考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比如文科的政史地考试。对于过去的学生来说,积累足够多知识对应付考试很有用。但现在的考试更多的是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导向、价值导向更为突显。
刚刚谈及高考改革,湖北是第三批启动新高考改革的8个省份之一,与前面已经启动改革的6个省份不同,湖北采用的是“3 1 2”模式。对此,您怎么看?
湖北新高考改革方案给予了学生一定的选择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化的关注。我认为这个方案比较科学务实。
现在对新高考有一种质疑,认为大学强调通识教育,但中学又在强调学生的选择权,您怎么看待这个矛盾?
中学提早进行分科教育,表面上看与大学的通识教育有些矛盾,实际上是符合基础教育实际的,如果反过来,中学像大学一样进行通识教育,会存在更多困难和问题。比如,曾经有些中学尝试过改革,将物理、化学、生物统称为科学课,但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组织,教师的培养也未必能跟上。
目前的分科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单个学科领域学习得更深入,但是很多问题需要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当然,中学也在广泛开设研究性学习,有些学校做了一些基于项目的学习(pbl学习)课程等,旨在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系统性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大学低年级的通识教育也是对中学分科教育的一种弥补,也更加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的快速变革,很多人说,未来已来。我们很难准确预测未来究竟是怎样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教育是要面向未来的。您觉得未来我们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或者说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又该怎么应对?
教育,本质就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为未来培养人。
面向未来,我们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基础教育:一是要特别注意习总书记提到的“谁来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二是不能站在今天的视角来培养明天的人,要关注未来、关注世界,为未来世界培养人。
实际上“未来已来”。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未来和古代社会人们所面临的未来是不一样的:古代社会变化比较小,未来与当下比较接近;但当今社会变化飞快,未来难以预测,我们甚至都无法预估十年后将会是怎样的。
其实,“未来”是个不确定的概念,不同的时间点对“未来”的理解也不一样。
有很多人在研究“未来”,有人认为“未来”充满不对称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不对称性”是指,未来世界一定会存在一种企业、机构或社会组织,看起来力量不大,但实际上具有颠覆性力量;未来不再是人多力量大的时代,我们无法科学的判断哪些企业或组织更有竞争力,也就导致了一些“不确定性”;“复杂性”也是未来世界的重要特点,我们甚至无法描述未来世界中的一些具体形态,不知道科技会进步到怎样的程度,也不能判别未来到底是人被机器取代,还是人与机器共舞的时代。
但基于未来世界的这些特点,我们还是可以反过来推导出未来人才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
是的。基于对未来世界的这些基本判断,我们对人的培养就不应再以知识传授和学习为主,而要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应对未来世界不对称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能力。
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为明天的社会培养人才
您觉得应对未来世界的能力包含哪些方面?华中师大一附中都做了哪些努力?
2014年,华中师大一附中率先提出要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学校经过多层面反复深入的研讨之后,将学生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概括为三个方面: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领导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创新的基础。但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强是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若干年来,我们的教育始终在培养乖孩子。我们要反思,孩子为什么要听话?为什么不能让他有自己的思考?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问的是大学,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我们整个教育的拷问。我们要打破培养乖孩子的传统。因为,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我们的传统教育为什么会这样?
一是受到了某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二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整体还不高,我们还是教育大国而不是教育强国。
我非常赞成您的观点。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还不能满足差异化的教育需求,目前只能更高效的保证基本教育需求。从文化的角度看,更深层次的解释就是中国相对功利的文化传统,具体表现为父母的控制欲。在中国,很多父母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孩子规划未来的路,觉得这样孩子才能有体面的工作或者生活,他们会不自主的安排或者控制孩子。比如,从国家人才需求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更多学生读理学、工学、哲学等,但家长们会从就业的角度要求学生读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等。
在我看来,听话和守规矩是两回事,中西方都要求孩子守规矩,规矩是必须要听的话。
是的,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守规则、知敬畏;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没错。critical thinking可以直译为“批判性思维”,其本质是独立思考,强调的是思辨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独立而周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强调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体现的是一种思维品质。美国高校曾做过调研,请高校学者、教授对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后需要具备的能力进行排序,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排在第一位的。因此,华中师大一附中把批判性思维放在了学生关键能力的第一位。
人具有独立而周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才能解决未来面对的新问题,这决定着一个人在未来社会中的贡献度,各行各业的引领者或者比较出色的人才批判性思维能力都比较强。我认为,所有学校都应该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否则中国不会有太多创新人才。
遇到问题能找到解决办法就是一种创新。
没错。学生关键能力的第二个方面是团队领导能力,人类面对的很多问题不可能一个人去解决,这就要求人们具备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尤其是未来世界的引领者们更加需要。
学生关键能力的第三个方面是自我发展能力,要懂得规划自己的发展路径。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只有先把自己管理好才能谋求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生活管理、健康管理、学习管理、生涯规划等几个基本维度。
我觉得,这是目前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实古人讲的“克己复礼”,也是这个道理,就是约束自己。在西方,一些著名中学都有严苛的规定,本质上也是为了让学生管住自己。比如,想玩游戏了,能否管住自己不玩儿,做些更应该做的事情。想生气了,能否管住自己不发火,保持对他人的基本礼貌。一个人是否优秀,区别就在于能在多大程度上管住自己。
这其实是自律,也是自育的基本前提。华中师大一附中所倡导的自我发展能力以自我管理能力为依托,但又高于自我管理能力。
华中师大一附中把高一作为养成教育阶段,学校引导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们适应新环境,并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教会他们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健康、管理基本生活。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我始终认为,若要让学生更好的应对未来社会,就一定要关注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拥有知识储备而缺乏关键能力,是无法应对未来的。华中师大一附中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塑造强健身心、涵养卓越品格、培养关键能力”,除了以上提到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领导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三个方面的关键能力,华中师大一附中更希望学生拥有强健的身心和卓越的品格。学校为此开设了一系列课程,践行这种人才培养理念。
华中师大一附中在贯彻“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理念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挑战或者难题?
遇到过。我们在2014年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作为一项改革,面临着几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统一教师思想观念。这原本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最初,有些老师由于思维惯性,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有些疑问。记得有老师曾问我,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会不会影响高考,会不会影响学业水平考试?我的回答是:“肯定会,但是会越来越好!”
一般来说,统一思想有两种模式,一是自上而下的,一是自下而上的,相比较来说,自下而上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当时,我更希望这个理念能成为大家的共识,而不是校长的命令。所以,我们发起了全校思想大讨论,在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及学校干部等各层面召开了多次研讨会,让老师们广泛参与,共同思考和讨论是否应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以及如何培养等问题,最终达成了共识。
另一个挑战是社会舆论的应对。舆论更加关注高考分数。学校和媒体应该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而不是由家长或者社会舆论来影响学校和媒体的走向,我们要为教育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所以,我们学校的很多活动都会邀请媒体参加,我也会在媒体上发声。另外,我们经常与各级教育部门沟通汇报,争取他们的支持,尽可能在更大范围营造一种有利于改革的氛围,尽量减少改革的外部阻力。
这项改革对于学生自身也是一个挑战,这也是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教育最终都要落在学生身上。有些孩子从小学开始几乎都是被老师抱着走的,老师包揽一切,所以对老师有一种不正常的强烈依赖感。这也是我们强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个原因。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博弈,有些孩子在学校养成了很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但放假回家后,他们的习惯就会被打乱。所以,华中师大一附中强化了家校合作,常年举办家长课堂,也会通过家委会定期组织一些活动,共同探讨什么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扭转家庭教育观念的偏差
不要缺位越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我觉得,目前我们大多数家长不清楚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庭教育观念存在严重偏差。您认为,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目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着越位和缺位的现象。我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各就各位,联合培养,系统推进孩子成长。
现在家庭教育变成了知识教育。
是的,现在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了孩子知识的学习上。我曾经提出过一个疑问,为什么当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时,家长成了专家?有些家长甚至会干预学校教学。
您有答案吗?
家长的焦虑。正如之前所说,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着一些系统性问题,激烈的竞争导致家长们更关注孩子如何才能成功,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
这是社会问题而不是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在教育上的映射。
是的。家庭教育的位置应该在哪里,要做什么?我认为,家庭应该是孩子情感的港湾,家庭教育应该以情感教育、品格形成为重心。当然,父母之爱不是溺爱,不是过度放纵,不是小爱,而是大爱,要教会孩子如何去对待他人,拥抱世界。父母要把孩子看作是国家的人才,而不是个人的财产。
另外,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家庭教育对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价值观。
家庭教育对孩子“三观”的建立起着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但是很多家长总认为这是学校的责任。
没错,学校教育想扭转孩子的“三观”非常困难。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倡导的“三观”相反,那么孩子会很痛苦。
家长在引导孩子建立“三观”时,一定要公正、客观的评价孩子。大部分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只是因为某种客观原因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聪明重不重要?重要,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并不是最重要的。家长要引导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积极向上、完整健康的人,鼓励孩子追求个人成功与幸福,更要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
这也是现在孩子们普遍缺乏的,导致很多孩子在进入大学后有失速的现象,没有了目标。其实,如果心中有大我,有大爱,有家国情怀,就会有一堆的目标要完成。
是的,学生心里会有一种自发的使命感。
那是在教育过程中,不断种下的种子。
是的。此前,经合组织(oecd)公布了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 2018)的测试结果,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个省市的中国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三项关键能力素养上均排名第一。
但是,这次测试也反映出了很多问题。在这次测试中,有些问卷提出了几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值得我们反思:比如,你过得是否幸福,我们的孩子回答是不幸福;再比如,你是否有归属感,我们的孩子回答是没有归属感;甚至有些测试分数很高的孩子在被问到是否愿意当科学家时,他们的回答是不愿意。
这是教育导向的问题,是根子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原本应该是家庭教育应当解决的,但现在由于家庭教育没有到位,导致学校教育在给家庭教育补位,老师在给家长补位。
我认同,比如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如果没有家长的理解、支持、协作,是不可能完成的。
家庭教育状态与国家发展水平有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当各就各位,相互配合,不要缺位越位。
在我国,随着国家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依然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视考试分数而忽视综合素质培养现象。我曾经呼吁,在国家主导下,由各省教育厅建立家长学校,并在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标准。
我的建议也是要把这件事抓实。目前我们在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一些家庭教育相关的政策。2016年,教育部等9部门曾经联合出台《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在落实上,我觉得可以尝试采用建制化学校的模式,对家长定期进行培训。
对,建立高水准的家长学校。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满怀期待,但又充满焦虑,不知道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引导孩子成长。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是焦虑的一代在培养焦虑的下一代,循环往复。
这种焦虑裹挟着我们的教育。为了应对这种焦虑,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就像中医里说的,治标不治本,只能是在外部做修复。我赞同您的观点,中国教育问题的解决,根在社会。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努力,一是家长,一是老师,吸引最优秀的人做老师。
是的,我们要从问题的根源上去扭转。一个孩子要在和谐的情感氛围中成长,接受温馨的家庭教育的滋润和培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接受专业的学校教育,这才是理想的教育模式,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创新人才。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
您刚刚讲到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应该是未来人才必备的。在华中师大一附中,是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
学生创新能力是渗透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近年,我校打造新型课程与教学样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图式教学培养高阶思维能力,通过“光谷课程”“院士课程”“‘pbl’课程”拓宽学生视野、鼓励和引导学生研究、培养关键能力。除了常规课堂教学,我们还开设了一些基于项目学习的选修课,也设有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ap)。
此外,华中师大一附中于2001年成立了学生科学院,进行创新研究的培养,构建开放、自主的教育生态、营造“开放·研究·超越”的学校文化,聘请了杨叔子、杨振宁、龙乐豪等学者为名誉院长。学生科学院的主要活动都由学生来组织,老师是辅助者、协助者。学生们会自发在课余时间组织课题研究,取得成果后举办发布会,并就一些质疑进行深入分析和辩论。这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
这其中有些方式方法也是对西方教育的借鉴。西方教育,我们不能全盘学习,但有一些方式方法值得借鉴。在西方国家,普遍从小学开始就要求学生写论文,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这其实就是引导孩子就某一件事情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用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表达出来。老师没有标准答案。这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很欠缺。
您怎么看待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在这方面应该怎么做?
我认为,基础教育一方面要培养每一个人,彰显每一个孩子的优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要更加关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主张,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体系化、制度化,要有体制机制保证。
未来,中国要实现大国崛起,就要靠拔尖创新人才。在我看来,原本我国基础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虽然存在不足,但体系是完整的,而现在却没有了。基础教育强调均衡是对的,教育必须保底,但不能封顶,还是要注意差异化,因材施教。
有人认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的事情,我非常不赞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应该覆盖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各个阶段的教育。
没错,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扼杀了学生创新品质、创新意识,那么高校是不可能再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该上升为国家战略。
有很多孩子拥有特殊才能,但是没有受到与众不同的教育。我也经常呼吁,我们的强国之路要靠创新人才,要靠拔尖创新人才,这对中国的未来起着决定性作用。
2019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第35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在华中师大一附中举办。近些年,大家对奥赛的争议很大。您作为一名中学校长,怎么看待奥赛?奥赛对于人才培养是否有意义?
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是在学科学习上的高水平比拼,旨在激发学科潜能,培养拔尖青年对科学的兴趣。
部分对某些学科具有浓厚学习和研究兴趣,且学有余力、学有所长的学生,可以支持他们参加奥赛;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不应去参加铺天盖地的奥赛培训,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循序渐进地学习。
其实,奥赛也是我们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途径之一。奥数本无罪,恶的是异化奥数,错的是全民奥数。
教师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
未来和兴衰
今年华中师大一附中教师招聘名单备受关注,均来自国内外顶尖高校,博士生占了绝大多数。近年来,中学招聘经常出现“豪华阵容”,对此您怎么看?是否“大材小用”?
我觉得这是教育发展必经的过程。有人认为博士硕士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小用”,是一种浪费,这是错误的。教师水平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兴衰。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社会已经发展到了较高水平,聘任博士、硕士到中学任教恰逢其时,这也是中国发展的标志。之前这类高学历人才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数量比较少,所以大家觉得奇怪,但以后会越来越多。
我们一定要树立一个观念,教育是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中学教育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中学教育既要关注小学阶段的教育,也要看大学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要求。一所高水平中学里要有高学历教师,一方面他们了解高校需要学生具备怎样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另一方面也了解高校的人才培养观念。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更适应高等教育,这也是国家对高中教育的定位之一。如果我们的教师没有前瞻性,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了解,我们如何培养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学生?
现在,一些中学已经开设了cap和ap课程,也就是大学先修课,也有学校开设了项目式学习课程,这些都需要具备研究能力的老师来教。从实践上来说,华中师大一附中已经聘任的博士学历教师确实给学校带来了很多新的东西,对我们传统的教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我希望有更多的高学历毕业生到小学、中学当老师。您觉得,华中师大一附中吸引这些优秀博士硕士的地方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们在面试的时候也问过他们。他们认为,首先是有用武之地,华中师大一附中是中国最好的中学之一,学术科研氛围浓厚,在这里他们可以用其所长成就事业,无论做常规的学科教师还是担任竞赛教练,或是做学术研究(在学校基础教育研究院工作),都可以成为中国教师队伍中的引领者,这是个人价值的一种实现;
其次,华中师大一附中尽力为教职工营造温馨的工作环境,学校关爱每位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每年都会组织非常丰富的教师活动,学校有马拉松队、篮球队、羽毛球队、舞蹈队、瑜伽队等等,很多老师愿意以校为家,他们喜欢这种健康生活的理念;
第三,作为大学附中,学术氛围浓厚,学校“开放·研究·超越”的学校文化适合研究型教师的成长。
您觉得,毕业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的教师是否有些不同?师范教育又该做哪些调整?
两者确实存在一些差异,我认为应该相互取长补短。一方面,师范院校毕业生的教师教育特色比综合性大学毕业生更鲜明;另一方面,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对学科的学习更深入,研究能力更强。
您是从一名老师成长为校长的,您觉得两者之间有何不同?
我的经历比较特殊,学校里几乎所有岗位我都经历过。
关于老师与校长之间的不同,我认为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的工作侧重于基于学科教学的学生培养和教育,而校长的工作主要是谋划学校发展,建构办学理念和办学逻辑;其次,校长要引领教师成长;第三,校长要经营学校,营造办学环境,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第四,校长要为学校发展争取更多资源。
校长要去解决资源的问题。
是的,争取资源是校长的一项重要能力。我们开发了院士课程,每年都会请一些院士来校讲学,让学生了解各学科前沿,了解科学家应当具备的素质素养,感受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我们开发了光谷课程,将中国光谷的企业家们请进课堂,让学生了解学科应用价值、企业的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校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等周边高校合作,联合培养部分学生的学科特长;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创办了“长飞班”“长储班”,培养拔尖人才。
这些优秀院士往往都是全才,知识面特别宽,表达也非常好,很了不起。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您读大学时的专业是历史,每个人身上其实都带有自己的学科烙印、学校烙印。您觉得,历史给您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您做教育、做校长有什么影响?
历史是个比较特殊的学科。首先,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历史学比较宏观,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自然就习惯了把一些具体的人或者事放到历史长河中去思考和判断,这时候看问题就会更宏观,更容易把握问题的主要方面。
其次,历史学特别强调唯物史观,所有的观点必须有详实的历史资料作支撑。所以,学历史的人一般比较客观。
第三,历史往往更能激发人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中国的古代史让人热血沸腾,近代史让人怒火万丈,现代史让人对中国社会充满期待,展望未来觉得应该为国家培养好人才。特别是作为一名校长,一名老师,我会基于历史进行思考,如何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具备家国情怀、使命担当,能够终身发展的完整的人。
历史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在人文社科领域,历史和哲学的体系性会更强一些。
是的。历史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很像理科中的物理,强调结构化。不论是哪个历史时期,即便再复杂,历史总会通过某些重大历史事件或者重要历史人物来呈现这个时代的特点。
kok登录的版权所有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